微信截圖_20170908154427.png (173.88 KB, 下載次數(shù): 1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8 15:45 上傳
金屬3D打印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采用,但其最終產(chǎn)品卻依舊存在結構缺陷。于是,為找到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由美國能源部(DoE)領導,密蘇里科技大學、阿貢國家實驗室(ANL),以及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支團隊展開了這方面的研究。
據(jù)悉,這項研究利用了DoE科學辦公室最高科技設備之一的先進光子源(APS)。它是一種基于強同步加速器X射線的記錄設備,能幫助實時研究金屬3D打印的整個激光熔融過程。這種激光與金屬的相互作用會在瞬間完成,但幸運的是,借助APS的高速X射線裝置,研究人員能以每秒5萬幀的精度捕獲整個過程,然后仔細研究,從而理解材料的微觀結構,并且搞清楚缺陷和孔隙的形成原因。
微信截圖_20170908154448.png (410.64 KB, 下載次數(shù): 1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8 15:45 上傳
研究人員觀察并量化了金屬3D打印的各種特征,如熔池的尺寸或形狀,粉末噴射量,固化和孔隙形成,不同階段之間的各種轉化等。同時,借助各種物理理論和算法,他們還能利用X射線影像創(chuàng)建出了復雜的預測模型,然后用它重新設計3D打印流程,從而避免結構缺陷的產(chǎn)生。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可以更多地了解金屬3D打印,更好地提高這種技術的可靠性。
通過與美國各地的實驗室和研究機構分享他們的結論和預測模型,研究團隊不僅希望能改善當前的3D打印技術,還希望能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探索新的可能性,以及開發(fā)出新可打印金屬材料,從而提高金屬3D打印的可靠性。
微信截圖_20170908154526.png (684.69 KB, 下載次數(shù): 1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8 15:45 上傳
另外,研究對打印較復雜產(chǎn)品的初始設計也有幫助,因為如果能更透徹地理解打印過程,設計師就不需要再花大量事件研究如何提高結構的質(zhì)量和可靠性方面耗費太多時間了,只需考慮關鍵因素即可。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jīng)將相關論文發(fā)表到了《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題為“用高速X射線成像與衍射方法實時監(jiān)控激光粉床熔融過程”。如果你感興趣,就下載后面的附件自行閱覽吧!
南極熊.用高速X射線成像與衍射方法實時監(jiān)控激光粉床熔融過程.pdf
(1.01 MB, 下載次數(shù): 883)
2017-9-8 15:4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延伸閱讀:
《新技術:直接金屬書寫3D打印,可消除打印件質(zhì)量缺陷》
《真相:有關“金屬3D打印件或存在致命缺陷”的言論系誤讀》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wǎng)址http://m.beckysfeelgoodyoga.com/
編譯自 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