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筑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處墜落和交通事故所致的骨盆骨折也越來越多,據統(tǒng)計,骨盆骨折中50%~60%由汽車車禍造成。爭分奪秒,搶出生命線骨盆骨折的手術時機一般都要在七天之內進行,最晚也不能超過十四天,否則會使后續(xù)骨盆復位難度大大增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增高,時間上的拖延就會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20180418120032296.jpg (36.65 KB, 下載次數: 1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0 10:17 上傳
而此時運用3D打印技術,將CT掃描數據以DICOM格式導入三維重建軟件Mimics中,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病人骨盆的三維模型,從任意角度觀察骨折情況,也縮短了手術的時間,讓醫(yī)生更好觀察更快準備,搶出更好的術后恢復時間。
反復嘗試,使手術效果達到最好
在三維重建軟件Mimics中,可以分離每一塊骨折塊并保存為一個單獨的Mask,通過在軟件中旋轉、移動等操作,根據骨盆對稱的解剖形態(tài)進行虛擬復位。
20180418120039101.jpg (24.68 KB, 下載次數: 1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0 10:17 上傳
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完整的虛擬復位前、復位后的骨盆,從全方位觀察骨折情況,在未復位的骨盆模型上模擬提拉復位等復位過程練習,甚至可以在虛擬復位的過程中,確定復位標記點,規(guī)劃好每個骨折塊的復位順序,以求正式手術中更加順利和高效。
20180418120045538.jpg (24 KB, 下載次數: 10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0 10:17 上傳
3D打印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上述的問題,在中國華鈦三維公司正是3D打印醫(yī)療骨科方面堅定的探索者,將來生物打印的人造組織,或許將全面取代人體器官移植,一體成型的精密零件和納米級別打印的圍觀物品已經顛覆了人們對制造的定義
來源:中國網
|
上一篇:基于PEKK的3D打印材料可在高溫、極端環(huán)境下使用下一篇:全球第二例!83歲女性患者完成個體化3D打印多孔鉭全膝關節(jié)翻修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