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九智能 于 2021-5-19 14:08 編輯
近幾年,為教育服務的各種高科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3D打印這項熱門技術,也在教育領域大展拳腳,成為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的有效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把3D打印技術融入教育中,可以打破照本宣科的"注入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其實,說起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美國的“車庫文化”就很好的詮釋了這點:
Amazon(亞馬遜)杰夫從位于華盛頓的車庫開始賣書;
Apple(蘋果)喬幫主和他的技術宅好友Wozniak從車庫開始拼電腦;
Disney(迪士尼)沃特以叔叔的車庫為影棚開始拍攝《愛麗絲奇遇記》;
Google(谷歌)佩奇和哥們在車庫里搭建了谷歌的原型;
Harley Davidson(哈雷戴維森)哈雷跟發(fā)小在車庫里面給自行車裝上發(fā)動機,最終成就哈雷摩托的神話;
Hewlett Packard(惠普)惠普兩哥們H和P在車庫做出了音頻振蕩器,早期客戶包括迪士尼。
顯然,這種文化培養(yǎng)了一大批“一言不合,直接干活”的人。畢竟,試錯是創(chuàng)新很重要的一點,車庫文化對于個人能力的快速成長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而在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們是不允許熊孩子們把家里弄得烏煙瘴氣,最大的忍耐度也許就是允許拆拆新買的玩具。3D打印可以增強動手能力,挖掘孩子更大的潛力,而社會也將具有更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