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國華投資
微納(包括微米級和納米級的分辨率、精度)3D打印是目前全球先進制造熱點之一。(1)隨著光學、醫(yī)療、電子等應用領域的器件微型化、功能化和集成化的發(fā)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器件的核心設計都依賴于3D復雜微納結構;(2)超材料制造也依賴于3D復雜微納結構。
640.jpg (43.52 KB, 下載次數(shù): 4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7 10:59 上傳
目前能實現(xiàn)納米級制造(加工),并已經商業(yè)化或正在商業(yè)化技術路徑的大類包括深紫外光刻、納米壓印、電子束加工(電能最終轉化為熱能)、離子束加工(電能轉化為動能,離子刻蝕、離子鍍膜和離子注入),主要制造(加工)平面結構(例如集成電路、膜材等)。即使通過輔助工藝手段(如選擇性刻蝕、熱回流),也只能獲得2.5D結構(如金字塔結構、微針結構、微透鏡結構等)。而微納 3D 打印這一大類別的技術路徑(廣義概念也包括基于光聚合成型的灰度光刻)在復雜3D微納結構、高深寬比微納結構以及復合材料3D微納結構制造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潛能和突出優(yōu)勢,而且還具有設備簡單、效率高、用材廣泛、無需掩?;蚰>咧苯映尚偷葍?yōu)點。
一、微納3D打印技術現(xiàn)狀
從基本技術原理和工藝上劃分,微納 3D 打印可細分為微立體光刻(Micro Stereo Lithography, MSL/mSL或Masked 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 MSLA) 、微激光燒結(MSLS) 、熔融沉積造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片材層壓(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 LOM) 、雙光子聚合(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TPP)、直寫成型技術(Direct Ink Writing, DIW) 、電噴?。‥lectro hydrodynamic jet printing, E-jet)、電化學沉積(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EFAB)等技術路徑小類別,相關技術(工藝)的比較如下面兩張表所示。
640-1.jpg (46.46 KB, 下載次數(shù): 4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7 10:59 上傳
640-2.jpg (50.12 KB, 下載次數(shù): 4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7 10:59 上傳
基于光聚合成型的微立體光刻(單光子吸收)、雙光子聚合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微納尺度3D 打印技術。光聚合成型的微納3D打印技術主要利用連續(xù)、脈沖激光或者LED光作為能量源,采用分層掃描、疊加成型的方式,將三維模型逐層分解為二維模型,并進一步與顯微成像光學系統(tǒng)結合對光束進行縮束或者聚焦,在微納尺度上控制光聚合反應過程,實現(xiàn)微納三維結構的打印制造。其中雙光子聚合技術的打印分辨率最高,是目前唯一可達到納米級精度的微納3D打印技術細分路徑。在基于光聚合成型的系統(tǒng)設計上,又可以分為激光直寫型和面投影曝光型,主要區(qū)別在于后者的系統(tǒng)光路中有數(shù)字掩膜生成系統(tǒng)。
二、光聚合成型3D打印前沿技術
光聚合成型3D打印前沿(相對而言,因細分技術路徑迭代較快)技術主要有:
(1)Carbon3D 公司John Tumbleston等提出的連續(xù)液面生長技術(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CLIP),利用光敏樹脂在常溫下的氧阻聚效應,實現(xiàn)掩模固化方法;
(2)密歇根大學Martin de Beer等提出的雙波長光源直寫光刻技術(Dual Wavelength Lights-Direct Write Photolithography,DWL-DWP),使用2種不同波長光源實現(xiàn)連續(xù)打印目標,采用直接抑制光掩模照射非固化區(qū)域,誘發(fā)樹脂體系中抑制劑活性激發(fā);
(3)西北大學David Walker等提出的高速大尺寸技術(High-Area Rapid Printing,HARP),能夠以極高的垂直打印速度將大尺寸零件連續(xù)打印出來;
(4)香港中文大學陳世祈團隊提出的飛秒投影雙光子光刻技術(Femtosecond Project Two-Photon Lithography,F(xiàn)P-TPL),結合飛秒投影的并行雙光子光刻處理,可確保同時對超快光進行時空聚焦;
(5)西安科技大學宗學文團隊提出的雙紫外臭氧動態(tài)掩模技術(Dual-Ultraviolet Ozone Dynamic Mask,DUO-BM),依據(jù)Chapman臭氧循環(huán)理論,實現(xiàn)的機械、化學、物理過程包含復雜的協(xié)同機制,用于傳統(tǒng)紫外印刷固化工藝,可以替代鋁合金制版工序;
(6)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rett Kelly等提出的計算軸向光刻技術(Computed Axial Lithography,CAL),基于一種廣泛應用于醫(yī)學成像和無損檢測的CT 圖像重建程序,將之前光固化的點掃描線成型、面成型直接發(fā)展到體成型方法;
(7)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Maxim Shusteff等提出的激光全息投影技術(Project Holographic Optical Fields,PHOF),通過3D 全息光場在多個軸向平面或3D空間上投影,來自不同方向的多束光在光敏樹脂中疊加形成數(shù)字化圖案進行曝光。7 種前沿技術的技術原理、關鍵器件能力限制、創(chuàng)新特點和其面臨的工程應用問題具體如下表所示。
640-3.jpg (120.44 KB, 下載次數(shù): 4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7 10:59 上傳
以上7種前沿技術,CLIP、DWL-DWP、HARP主要優(yōu)勢是高速打印,精度不高;FP-TPL在雙光子聚合打印精度(可到納米級)的基礎上,打印速度極大提升,但對系統(tǒng)中光學器件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系統(tǒng)控制算法都有較高要求;DUO-BM主要用于掩膜成型;CAL、PHOF是體成型(不需要逐層打?。┘夹g,成型速度很快,但精度不高(CAL的精度目前只能達到亞毫米級),且不能打印空心結構。
三、微納3D打印的產業(yè)化進展
(一)應用領域
近年來,國內外科研界和企業(yè)研發(fā)部門已經開發(fā)出適用于多種材料(有機聚合物、金屬、玻璃、陶瓷、生物材料、復合材料等)多種類型的微納3D 打印技術。微納3D打印可廣泛應用于微納機電系統(tǒng)、微納光學器件、微納傳感器、印刷電子、微納生物醫(yī)療器械、生物組織工程、生物芯片、微流控器件以及超材料等領域。
(二)微納3D打印系統(tǒng)廠商一覽
目前全球商用的生產微納打印系統(tǒng)(設備+材料)公司包括Nanoscribe、Boston Micro Fabrication(即摩方精密)、Microlight3D、UpNano(與Cubicure合作)、Heidelberg Instruments等基于光聚合成型技術的公司;此外還包括Nano Dimension(PCB打?。?、3D Micro Print(微激光燒結)、Nano Fabrica(已被Nano Dimension收購)、Exaddon(電化學沉積)、Cytosurge(微流控+原子力顯微鏡)、Fluicell(微流控)等非光聚合成型技術路徑的微打印公司。光聚合成型的微納3D打印代表性公司如下:
1. Nanoscribe
Nanoscribe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德國卡爾斯魯厄,擁有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技術背景和卡爾蔡司公司的支持。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研究和成長,Nanoscribe已成為微納米生產的先驅和3D打印市場的領導者,推動著諸如力學超材料,微納機器人,再生醫(yī)學工程,微光學等創(chuàng)新領域的研究和發(fā)展,并提供優(yōu)化制程方案。Nanoscribe將年營業(yè)額的25%投入到未來的微納制造技術的研發(fā)。其在全球擁有超過70位高素質的員工,致力于雙光子聚合技術的研發(fā)制造與售后服務事業(yè)。提供整套硬件,軟件,打印材料和工藝技術一站式服務,以協(xié)助用戶實現(xiàn)復雜三維微納米結構加工的需求。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超過2000名用戶正在使用Nanoscribe的產品。包括多所全球前十頂尖大學,例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等等。2021年,Nanoscribe被瑞典3D生物打印設備商CELLINK公司以5000萬歐元估值收購,收購后維持獨立運營。
2. Microlight3D
Microlight3D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法國,是一家生產用于工業(yè)和科學應用的高分辨率微尺度2D和3D打印系統(tǒng)的專業(yè)制造商。MicroFAB-3D光刻機是該公司于2019年推出的第一臺緊湊臺式雙光子聚合系統(tǒng),一經推出便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MicroFAB-3D基于雙光子聚合激光直寫技術,可在各種光敏材料上制造出最小尺寸可達67nm的二維和三維特征結構,兼容各種聚合物,包括生物兼容性材料、醫(yī)用樹脂和生物材料,為微流控、微光學、細胞培養(yǎng)、微機器人或人造材料領域開辟了新的前景。
3. 摩方精密
重慶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MF Precision Tech Inc.),精密增材制造量身定做。其nanoArch®系列3D打印設備采用面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技術,是目前行業(yè)極少能實現(xiàn)超高打印精度、高公差加工能力的3D打印系統(tǒng)。PμSL技術使用高精度紫外光刻投影系統(tǒng),將需打印模型分層投影至樹脂液面,快速微立體成型,從數(shù)字模型直接加工三維復雜工業(yè)樣件。該技術具有成型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突出優(yōu)勢,被認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微尺度加工技術之一。作為高精密增材制造領域的企業(yè),摩方公司已和眾多全球知名企業(yè)開展業(yè)務合作,包括GE醫(yī)療、美國強生、日本電裝、安費諾、泰科電子等,產品廣泛應用在連接器、精密醫(yī)療器械、消費電子、精密加工等行業(yè)。作為微納3D打印的先行者,在三維復雜結構微加工領域,摩方團隊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科研及工程實踐經驗。針對客戶在新產品開發(fā)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工藝和材料難題,我們將持續(xù)提供簡易高效的技術支持方案。摩方自主研發(fā)的3D打印系統(tǒng)也已被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航、中石油、英國諾丁漢、德國德累斯頓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等眾多全球高校和科研機構所使用。
4. 魔技科技
魔技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三維微納制造領域集研發(fā)、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核心研發(fā)團隊擁有12年以上超快激光三維加工設備研發(fā)經驗,致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穩(wěn)定納米級三維激光光刻直寫制造系統(tǒng),實現(xiàn)加工精度達70納米的三維加工能力,提供集先進光學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整機設計于一體的光機電系統(tǒng)完整技術方案。深入生物醫(yī)療、光電通信、新材料、微納器件等多個產業(yè)應用領域,并擁有應用于多行業(yè)場景的成熟加工工藝??啥ㄖ蒲邪l(fā)適配各產業(yè)領域生產需求的個性化設備和產品,突破生物制藥、傳感、光電芯片、超材料等領域從科研到工業(yè)生產的屏障,將納米級制造精度和大范圍生產相結合,提供針對精密智造領域的整套專業(yè)解決方案。
(三)前沿技術產業(yè)化進展
在前文中提到的光聚合成型3D打印前沿技術中,香港中文大學陳世祈教授團隊正在將飛秒投影雙光子光刻技術(FP-TPL)進行產業(yè)化,已在香港成立公司馭光科技(Astra Optics Limited),并擬在內地成立公司。除前述介紹的FP-TPL相關技術外,團隊在打印材料方面開發(fā)了水凝膠平臺,通過水凝膠各種相互作用(氫鍵、電荷效應、共價鍵等)和樹脂、金屬、半導體、生物蛋白等40多種材料進行打印組裝,實現(xiàn)“多材料”,且打印分辨率達到亞衍射極限分辨率20-35納米,位置精度與重復精度達到-5納米級別。目前已初步完成全球唯一基于FP-TPL技術的納米超快3D打印設備樣機。
結束語
微納結構器件和超材料有極大的潛在產業(yè)化需求:(1)光學、醫(yī)療、微電子、微機電、半導體等微器件需要3D復雜微納結構;(2)超材料制造依賴3D復雜微納結構。微納3D打印是實現(xiàn)微納器件及超材料產業(yè)化的預期明確的大類路徑,科研界和企業(yè)研發(fā)部門正積極推進,已形成對打印系統(tǒng)和服務的明確需求;隨著細分技術路徑、光路器件、控制算法、匹配材料等各方面優(yōu)化,打印速度不斷提升、打印成本不斷下降,企業(yè)生產制造部門對微納3D打印的需求將呈現(xiàn)指數(shù)級增長。
參考資料:1. 蘭紅波等,《微納尺度3D打印》;
2. 戴京等,《3D微納米打印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
3. 趙圓圓等,《光聚合微納3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4. 宗學文等,《高速高精光固化增材制造技術前沿進展》;
以及文中提到所有3D打印細分技術路徑對應的相關研究論文,創(chuàng)業(yè)公司案例來源于其各自官網(wǎng)、CrunchBase、V-Next等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上一篇:AM高端對話(一) | 3D打印行業(yè)未來發(fā)展,大咖們怎么說下一篇:西交大李滌塵教授丨多材料融合的多功能超材料3D打印研究
|